2013年8月14日 星期三

人間美味 Barbecue - Bankovich


原本只是隨興地看 TripAdvisor,發現住處不遠有這家餐廳 Bankovich,當地排名第二(現在變第一名了),當晚就去試試。想不到藏在市中心小街裡的 Bankovich,竟是我所吃過最棒的烤肉餐廳,三天內連吃兩次,仍然感動不已。


首次前往,服務生沒有送上 wine list,英文菜單上只有啤酒和 soft drink。當地的啤酒普通,氣泡水只有進口貨,於是點了常喝的 S. Pellecrino。後來才知道沒點紅白酒真是太可惜了。


優格冷湯,這是保加利亞的傳統菜式。


塞爾維亞式沙拉。與保加利亞的沙拉不同,只用油和香菜去伴,沒有乳酪。油中似加了辣椒仔,一開始若有若無,吃到後來辣度漸強,引人入勝。


酥炸櫛瓜佐優格。參考水瓶可知這櫛瓜有多大一盤。這比常見的保式作法更精緻。櫛瓜片得極薄,裹上馬鈴薯粉去炸,在櫛瓜之外更多了炸薯片的香氣,口感也比櫛瓜單炸更為酥脆。


綜合烤肉,下面一大塊是雞胸,左上是豬排、旁邊是肉條與肉丸。右上那塊外表煎得焦酥,一口咬下卻是粉嫩香醇的肝臟。比豬肝柔嫩,卻又比禽類的肝臟醇厚,猜不出是什麼動物的肝,一問之下才知竟是犢牛肝。嗜吃內臟的我,覺得這一小塊犢牛肝遠勝各式牛排。

雖然是一整盤燒烤,口味卻各有巧妙。左上三樣都是豬肉,第一塊是完整的豬排,味道最淡,佐一旁的優格吃;第二塊是碎肉擠成的塞爾維亞式肉條,經過醃製醬味更為濃郁。第三塊是絞肉做成的肉丸,口感最為鬆軟多汁,調味卻頗辣。再加上濃郁的犢牛肝與下方清甜的雞胸肉,伴著上方的洋蔥胡蘿菠吃,各種口感與味道反覆揉合,一大盤烤肉竟越吃越有味,怎麼也不膩。


一開始不知綜合烤肉裡有塞爾維亞肉條,也單點了一份。這肉單吃也是極好,但後來實在吃不下,打包回去當隔日早餐。話說在冰箱冷藏一晚,次晨拿出來吃,仍然美味無比。


飯飽之後點咖啡。咖啡並非該店所長,應是用 Lavazza 膠囊沖製,仍有一定水準。


Espresso 不夠好,沒關系。加入當地香而清爽的牛奶,已勝過台灣所有含奶的咖啡。


甜點居然也有用心,是手工現作,須等候15分鐘的冰淇淋舒芙蕾。


隔了一日,仍然想念那絕美的烤肉,於是再度前往。這次請服務生送上 wine list,卻竟無英文版本,只見滿滿的西里爾字母。最後只好請服務生隨便上一瓶便宜紅酒。便宜酒卻意想不到的好喝,單喝已經極好,佐餐伴著肉類更漸入佳境,最後喝得神飛九天,只恨不能天天來此喝一杯。


前菜烤牛舌。大約台幣一百多元,竟有十幾片,片片都是厚而多汁。同樣是烤的,前菜的做法和主餐的烤肉又有不同。牛舌用紅酒和胡椒醃過去腥,牛肉的氣息轉化為一股迷人的風味。相較於全無腥羶的和牛燒肉,我更喜歡這種作法。


今天改點黃瓜沙拉,仍然是塞爾維亞式的調味。只淋上薄薄一層清淡的橄欖油,全靠黃瓜本身紮實的口感和清新甜味。


隔兩天再吃一盤綜合烤肉,仍然意猶未盡。可惜這天的犢牛肝雖大,卻也較硬了一些,可能是來自比較老一點的小牛。


除了一般的烤肉,菜單上還有一系列煙燻的菜色。好奇點了煙燻豬肋排,結果也非常滿意。豬肉經過風乾,像火腿一樣風味濃郁。風乾後肉質較硬處,店家細心地烤得酥脆,容易入口;至於肉與骨頭之間相褵的筋膜帶著高雅的油氣,越嚼越香。



雖然這餐已經極為滿足,仍然點了咖啡甜點。另一樣甜點也是現做的烤布蕾,同樣誠意十足。最後依依不捨,不知道何年何月還能吃到這般美味。

烤肉看似粗獷豪邁,這家 Bankovich 卻處理得極為用心。每一種肉、每個部位,不管是前置處理或是炙烤的手法,似乎都經過深思熟慮。這種精細功夫已經差可比擬日本料理中的烤魚了。而烤肉之外的沙拉前菜甜點,亦有一定的水準。再加上美而便宜的紅酒,優雅舒適的環境,如此美好的用餐經驗,此生不知能有幾回?

2013年3月24日 星期日

春天之一日

晴朗的春天假日,在附近一帶偷閒胡混。

接近中午時分,先來到巧巧帶著走吃早飯兼午餐。自從發現這裡之後,最近一年絕少在他處吃西餐。雖說這裡每日菜色就那邊兩三樣,都是法式鄉村料理,但材料手藝皆上乘。在一般餐廳要吃到同等級的料理,價格恐怕是數倍以上。在高檔餐廳吃飯,更少了那種隨意自在的感覺。


店裡只有三四個坐位,第一次在店裡用餐。在耀眼的陽光下吃這樣的料理,心情非常舒暢。


主廚自己「買」的麵包,配餐已經可以了。


蘑菇濃湯


烤春雞


野生大目鱸


下午到國父紀念館散步,正好看到降旗。


老人、家長、小孩、寵物、陸客,圍著看憲兵行進。


然後走到附近的 Micasa Dolci。


聞名已久但是初次來到,點兩樣甜點試試口味。


草莓蛋糕卷,雖然還是輸 Robuchon 茶店,但已屬相當優秀。


冰式草莓舒芙蕾,下面是草莓舒芙蕾,上面是一球草莓冰淇淋,佐新鮮水果和兩顆薰衣草馬卡龍。草莓冰淇淋裡加了黑胡叔提味,非常棒。`


甜點只要再加 80 元就有 Hediard 的茶,挺好。

在 Micasa Dolci 坐了一會兒,喝完茶,出店已經天色全黑。信步走到不遠的阿里吃豆腐鍋。


照例有多種韓式小菜,可以續。


依然有照待的煎竹筴魚。魚不肥煎得也不算好,但魚味夠,慢慢啃很有意思,讓人忘了候餐的無聊。


蛤蠣豆腐鍋。


豆腐鍋套餐附的炒豬肉,包生菜一起吃。


新菜色,韓式宮廷炒年糕。


2013年2月13日 星期三

緣麵屋麵屋緣

緣麵屋還是麵屋緣在台北開業已經一年了,和同樣去年開業,但曇花一現的芳造HK潮記並列 2012 年我最常去的餐廳。麵屋緣的湯頭很有個性,豚骨柴魚再加入大量魚乾,幾種濃厚的味道彼此拉扯,呈現出誇張的對比。初入鼻舌似乎不甚順口,然而越吃越有層次,這種深度教人回味再三,百吃不膩。

我同樣喜歡的店家經營方式和氣氛營造。樸素低調的店面,座落在敦南商圈的小巷裡,鬧中取靜。店裡別有洞天,寬闊明亮的空間和怡然寧靜的氣氛,讓人頓時忘卻生活的庸擾忙錄,整個世界暫時僅剩下即將上桌的一碗麵。

菜單上的選項不多,永遠只有寥寥兩三種麵。除了固定的沾麵與湯麵,其他項目隨季節更換。比起樣樣通樣樣鬆,為了滿足客人要求而菜單琳瑯滿目的眾多店家,緣麵屋可敬得多。滋味濃郁的高湯、全手工的全麥麵條、上桌前微炙的叉燒、簡單爽口的幾樣配菜,充滿了新鮮樸拙的可愛,每一樣都吃得出來是師傅當場手工備製的。在這個鉅量生產的時代,標準化、規格化的製品已經令人厭煩。職人手製的新鮮感和少許誤差,顯得可喜可貴,更讓人期待。

店裡的氣氛總是那麼閑靜優雅。縱使人多排隊的時刻,卻也不讓人感受到一絲焦躁。桌上的調味料、自助的麥茶,也都是那麼地恰如其份。沒有過多的存在感,卻又自然而然地扮演綠葉的角色,讓人痛痛快快地吃完一碗麵。寬敞舒適的廁所,週到貼心的擺設,時時有意外的驚喜。在這裡吃麵,不只是吃一碗麵,更能放鬆神經,轉換緊張的心情。完食之後,拿著發票聽著店員唯一比較大聲的呼喊「謝謝光臨」,迎向門前那條小路--不管是明亮的中午或靜謐的夜晚--身心似乎已經煥然一新,有了足夠的能量對抗接下來的挑戰。這就是我之所以這麼喜歡緣麵屋的原因。

自助的麥茶



調味料
沾麵
沾汁
湯麵
夏日限定的柚子冷麵
冷麵的沾汁
冬天推出的炒沾麵
炒沾麵的沾汁
配菜:叉燒、菠菜、溏心蛋、蔥花
最近推出的甜點:和風優格

葡萄美酒夜光杯:Riedel 和其他手工杯

各個古文明出土文物中,莫不有酒器。酒器的重要,自古皆知。除了視覺效果,酒杯的尺寸、造型、厚薄、杯緣切口、甚至杯梗高低,都會影響到品飲過程中嗅覺味覺一系列的體驗。大約二十年前從幾隻骨磁杯與機器玻璃杯開始著魔,不論喝水、喝茶、喝咖啡,及至各種酒品,用到不適合的杯子,馬上有不對勁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