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6日 星期二

日清杯麵



日本泡麵雖然昂貴,但無論口感或湯頭都比台灣好上一截。吃台灣泡麵總是要加入許多蔬菜同煮,才能稍減那股不自然的人工味。日本泡麵調味雖鹹,但湯頭自然清鮮,大勝台灣製品。台灣中高價位的泡麵附有調理包,「料多實在」,但這些配料往往沒什麼吃頭,如同雞肋。日本泡麵隨附的脫水配料雖少,但品質極好,反而有畫龍點睛的效果。

之前常吃出前一丁和狐狸麵,尤其狐狸麵的脫水豆皮柔嫰入味,非常可口。後來在網路上看到蔡瀾大力推薦日清杯麵,評為天下絕品,便加意找來吃。台灣能見的日清杯麵有日本製和香港製,口味不同,日製價格為港製兩倍。日製日清杯麵常見口味有原味、海鮮、咖哩等三種,都相當經典可口。不過原味常缺貨,我對咖哩麵興趣缺缺,最常吃的是海鮮。

之前以為泡麵用煮的必然比泡的更好吃,日清杯麵如此昂貴,自然要用心炮製一翻。因此,每次都先用胡蘿蔔、大白菜、蝦米、丁香魚乾等食材熬製湯底,再加入花枝丸、魚餃、雞蛋,最後放入小松菜、小白菜和大量蔥花,弄得繁複無比。

後來看日劇「圾垃律師」,主角每集必吃上一碗杯麵,而他只是簡單地用熱水沖了,加顆蛋在麵裡攪拌一下就吃稀里嘩啦的吃將起來。前天發懶,也想簡單用熱水沖了吃吃看。等水燒開的時間,順手切一支蔥,蔥白切成大段,用烤箱略烤三分鐘,放進麵杯裡一起泡。蔥綠當然就切成蔥花了,麵泡好之後再加入拌勻。結果意外地好吃,湯底鮮美純粹,更勝於大費周章,加入許多食材的複雜湯頭。三分鐘的時間,泡得恰到好處,麵條的口感奇佳,不像台灣泡麵須用煮的才有咬勁。海鮮口味有脫水花枝、蛤蠣等配料,泡好之後發漲浮在麵上,相當誘人,而且吃起來就像新鮮的一樣,令人驚喜。之前加入太多食材水煮,配料攪和在一起,反而不曾注意到脫水海鮮竟然如此美味。

日本人的確周到,杯麵就是杯麵,簡單沖泡即可。之前以為泡麵非得用煮的才有彈性,還加入許多食材熬製湯底,真是多此一舉。

日清杯麵官方網站:http://www.cupnoodle.jp/

2009年10月5日 星期一

鹿児島特色物產展「みそや・堂」拉麵

上上週在 Peray 的 blog 看到信義新光三越的鹿児島特色物產展的消息,照片中的拉麵相當吸引人,隔天就跑去了。

物產展本身還好,有一半以上的攤位都在賣天婦羅,即使每攤水準都不差,但一整排天婦羅未免單調了點。除了天婦羅之外,鹹食只有一攤炸地瓜、一攤炸海鮮、一攤「海壽司」(這與鹿児島何干?),只剩下我的目標「みそや・堂」蝦油豚骨拉麵。

拉麵有三種口味,原味、加奶油和玉米、奶油玉米再加一隻蝦子,我們先點了第一種和第三種來試試口味。原味相當好吃,麵夠硬,湯夠鹹,和台化拉麵的調味截然不同。乳白色的豚骨高湯加了蝦油,為厚重濃郁的高湯注入輕快的海洋氣息。奶油玉米蝦子其實就是原味再加入這三樣配料,湯裡多了奶油的香氣,口感也更為厚重,清甜有咬感的玉米粒則讓湯底更甜美了一點。蝦子品質不錯,並非台灣常見的白蝦或草蝦,純淨無雜味,富有彈性,越嚼越甘甜。

回家之後,才到半夜,居然就開始想念拉麵的滋味。過了一天又去吃,這次只點原味,還是相當好吃。然後又再去了兩次。最後一次去是物產展的最後一天,我點了第二種口味,但要求不加奶油,老闆於是相當豪氣地放了兩倍份量的麵和玉米。沒有厚重的奶油,又有大量的玉米,這碗拉麵在醇厚、甘美、清鮮中達到美妙的平衡,份量又多,吃得暢快淋漓。

在台灣拉麵店也不少,諸如樂麵屋的品質也很不錯,但仍不易吃到這麼道地,麵夠硬,湯夠鹹,調味一點也不「台」的拉麵。我想「みそや・堂」應該也不過是日本眾多拉麵店裡普通水準的店家,但在台灣能吃到這樣的口味,而且在大考前系最緊張的時刻連吃四次,實在非常暢快滿足。

這是みそや・堂的網站,在鹿児島有幾家分店。還有店主人的 blog,裡面有他來台灣吃喝玩樂的記錄喔!

葡萄美酒夜光杯:Riedel 和其他手工杯

各個古文明出土文物中,莫不有酒器。酒器的重要,自古皆知。除了視覺效果,酒杯的尺寸、造型、厚薄、杯緣切口、甚至杯梗高低,都會影響到品飲過程中嗅覺味覺一系列的體驗。大約二十年前從幾隻骨磁杯與機器玻璃杯開始著魔,不論喝水、喝茶、喝咖啡,及至各種酒品,用到不適合的杯子,馬上有不對勁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