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9日 星期三

鮟鱇魚火鍋筆記

最近常吃,味道非常鮮美清爽。

先準備湯底,一次柴魚高湯作法如下:
1. 冷水 1L,置入 20g 昆布,浸泡三小時。
2. 將水同昆布,以中火煮到昆布表面凝結小氣泡,取出昆布,繼續把水煮滾。
3. 水沸後,熄火,加入 30g 柴魚片靜置。
4. 待柴魚片沉澱後,濾除柴魚片,得到高湯。

火鍋作法:
1. 胡蘿蔔切片適當、蔥一根,下高湯煮十分鐘。
2. 豆腐、生豆皮切適當大小下鍋;大白菜切片下鍋,此時可以加適量清水,以淹過白菜的表面。
3. 此時也可以加入一點點火鍋料,以清鮮者為佳,如魚板、竹輪,切不可多。
4. 適量蕈類,如金針菇、杏鮑菇、鴻喜菇等,切薄片下鍋。
5. 水滾後,加少許海鹽調味,轉微火,上鍋蓋稍煮一下。
6. 轉中火,下切塊的小鮟鱇魚,有肝為上。
7. 再滾後,加入適量葉菜,以茼萵、小松菜、小白菜等宜煮湯者為佳。
8. 待魚肉煮透,即可以起鍋食用。

蘸料作法:
辣椒與細香蔥切花,加入檸檬汁與日式醬油即可。

從野壽司的體驗感悟在台灣飲食的悲哀

吃飯的飽足感有兩種,味蕾的飽足與腸胃的飽足。 味蕾上的飽足是精神上的,吃到層次豐富,精巧細膩的食物,即使肚子裡只有七分飽,也會覺得這樣的食物非常豐盛,可以心滿意足的結束這一餐。 腸胃的飽足是官能上的,吃到十分飽,十二分飽,肚子撐到走不動了,自然會有飽足感。但如果食物非常難吃,單調乏味,即使飽到要吐了,心靈上卻還是空虛的。 而台灣大多數的食物,只能讓人追求腸胃的飽足。像很多小吃攤賣的魯肉飯、肉羹這些東西,就算好吃,卻還是停留在「令人大快朵頤」的境界,讓人吃得順口,吃得痛快,但究竟是粗飽。只有少數的食物,讓人腸胃飽足之前,心靈的空虛就先一步得到充實。常吃這樣的食物,不會花太多錢、不會造成身體的負擔、又能擁有富足的精神境界。 像那天野壽司的那八九顆握壽司,每一顆都有自己的靈魂,吃在嘴裡,各自都有一個完整的世界。我的壓力在這一個個小世界中釋放,心靈也慢慢地洗淨了。離開店的時候,肚子裡只有半飽,但精神的富足,讓我不想再吃其他東西了。

2008年10月15日 星期三

柴魚高湯筆記

1. 一次高湯
材料:昆布 20g, 柴魚片 30g,水 1L。
方法:昆布在冷水中泡兩到三小時,用中火煮至昆布表面微冒氣泡(加熱過程控制在十分鐘左右為佳)。取出昆布,水沸騰後,熄火,加入柴魚片。待柴魚沉澱後,濾除柴魚片即得。

2. 二次高湯
材料:一次高湯濾出的昆布與柴魚片,補充的柴魚片20g,水 1L。
方法:將一次高湯濾出的昆布與柴魚片,加水煮沸,滾至剩下兩成的水,加入新的柴魚片,再煮10分鐘。
以布擠壓過濾即得。

3. 昆布湯
昆布放在冷水中,在冰箱裡靜置一夜。口味清淡,適合清湯、火鍋。

葡萄美酒夜光杯:Riedel 和其他手工杯

各個古文明出土文物中,莫不有酒器。酒器的重要,自古皆知。除了視覺效果,酒杯的尺寸、造型、厚薄、杯緣切口、甚至杯梗高低,都會影響到品飲過程中嗅覺味覺一系列的體驗。大約二十年前從幾隻骨磁杯與機器玻璃杯開始著魔,不論喝水、喝茶、喝咖啡,及至各種酒品,用到不適合的杯子,馬上有不對勁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