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8日 星期日

Ladurée 的馬卡龍


終於吃到法國百年老店 Ladurée 的馬卡龍,名不虛傳,價格也合理,是我至今吃過最好的馬卡龍。台北一般店頭販售的馬卡龍,我最喜歡的是 AOKI(青木定治)。兩者相比,AOKI 吃起來清雅細膩,有日本之風。Ladurée 則是口感渾成,滋味飽滿,堂堂之陣,正正之師的攻擊味覺。不愧是馬卡龍的發明店,確有「正宗」的態勢。


包裝彷彿精品華麗細膩。


一盒裝滿三十餘顆馬卡龍。口味可以自選,也可以請店家配。有四種不同尺寸的盒子可選,圖中三十餘顆是次小的二號盒(box 2)。口味多達十幾二十種,但每種口味都別出心裁,各有精彩之處,讓人驚艷餘韻不絕。沒有任何一個口味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陪襯充數的。



傳統造型,尺寸較太的馬卡龍吃起來更豪快過癮,不過口味選擇少了點。

2011年9月13日 星期二

獨在異鄉為異客,天涯明月共此時

這時應是台灣的中秋之夜,遠方的夕陽閃耀著金色的光茫。

飽滿的圓月悄悄升上夜空

第一次不在台灣過中秋節,但還是千遇迢迢攜來月餅。前面是香港奇華「迷你蛋黃純白蓮蓉月」,後面是台灣吉品的「核桃棗泥小月餅」。這裡沒有熱水,早上把茶包塞進瓶裝水送入冰箱,晚上就是清涼順口的冷泡茶。

2011年9月7日 星期三

香港行軍 24 小時

扣掉轉機過境不算,上次到香港已是五年前。當時第一次到香港,吃了許多當地食物,對香港的飲食水準驚訝不已,從此便很期待再度前往。這次臨時到香港一行,出於意外。既然難得來了,當即準備好一系列垂涎已久的餐廳,安排了 24 小時的吃喝行程。


此趟事情忙完之後,一個人在銅鑼灣的街上。時值深夜十一時,街上仍然燈火通明,熙來攘往。我在「池記」坐下,這時還不是很餓,只點了一碗雲吞麵。


然後我就吃到了非常優秀的雲吞麵。湯鮮,沒鹼水味,麵好,又香又彈牙,雲吞更棒,裡面的蝦仁甜脆可口,非常鮮美。該店還有另一種「游水海蝦雲吞」,據說是用每天鮮新的活蝦做的,價格是一般冷凍蝦雲吞的兩倍。但冷凍蝦雲吞就已經如此美味了,難以想像游水海蝦是何滋味。池記的雲吞撈麵,是我截至目前吃過最喜歡的。


香港的中餐小館都會附上這麼一杯茶。有人說是拿來洗筷子的,單喝也甚無味,但吃完餐點後來上一杯,清口解膩,真是絕佳的搭配。


趕著晚班的電車,從銅鑼灣來到尖沙咀。午夜 12 點半,我已經坐在九龍喜來登飯店 18 樓的 Sky Lounge,靠著窗戶,疲倦地望著維多利亞港。本來想吃的是 Oyster & Wine Bar,可惜已經提前打烊,將就在隔壁 Sky Lounge 點了兩種生蠔各兩顆,又隨意點了一杯 house wine 配著,休息一下。




兩種生蠔,一為美國蠔,一為澳洲蠔,鮮度都沒問題,個頭雖小,又甜又脆。附上的五味醬是我吃過最好的五味醬,可惜我還是比較習慣僅擠一點檸檬汁,伴著殼裡的海水,享受那磯味。

一個人坐在 Sky Lounge,慢慢喝白酒,呆望著夜景,隨意翻翻手上的小說。一個小時之後離開喜來登,沿著彌敦道走,我來到了避風塘「興記」。先前看網路上的食記,興記最讓我感興趣的無疑是螳螂蝦(瀨尿蝦、蝦蛄)、蟶子、避風塘炒蟹。不過人不餓的時候,半夜要吃這三樣,總是難以消受,再加上興記的價格不低,最後忍痛放棄了蟶子,點了一隻椒鹽螳螂蝦、一隻古法避風塘炒蟹。



螳螂蝦上桌時,著實讓我傻眼。從來不曾見識過這等尺寸,幾乎和龍蝦一樣大了。這裡烹調手段果然高明,螳螂蝦斬成五截,裹上薄薄一層粉,大火過油快速炒熟。肉質自然鮮嫩無比,肥美的蝦肉底下,更有滿滿的蝦膏。蝦殼酥脆、肉質細嫩、蝦膏馥郁,真是美妙之至。


古法避風塘炒蟹,和灑滿蒜頭酥的常見作法不同,不用蒜頭,而是拌著豆鼓去炒。據說香港僅存興記有如此作法。中辣調味,火候完美。蟹肉同樣是大火過油,汁多肉甜,濃厚的調味更能突出蟹肉本身的清甜細緻。蟹殼已經妥善地在幾個關鍵處敲碎,幾乎不必用上蟹鉗。無奈一個人吃一隻螳螂蝦,再吃一隻全蟹,實在多了點,到最後有點難以負荷。

半夜三點沿著熱鬧的彌敦道向北走,最後在旺角的十大書坊小憩。十大書坊設有包廂,上網之餘,能躺能睡,還可以把物品鎖在櫃子裡安心入眠。我此行吃到半夜,一早又要去吃粥,在此小眠比旅館合算多了。


一早起來,沿著彌敦道往南走,到了著名的粥粉麵店「彌敦粥麵」。據蔡瀾的食記,這家店以鮑魚粥、金牌粥馳名,然而簡單的艇仔粥卻也很好。我喜歡吃簡單的東西,於是點了鮸魚腩粥。這裡的粥,恐怕又是我此生吃過最好的粥,特別是那粥底,清淡至極,卻又鮮美至極。肥厚的鮸魚腩熟度正好(這在香港是基本要求了),滑嫩清鮮。


伴粥的油條不老不油不酥,浸在粥裡久泡不爛,又有咬口,微微的焦香和清淡的粥底交織出一股新的香氣,一口一口慢慢咀嚼,很有滋味。


沿著彌敦道繼續南行,穿過清晨的九龍公園,在海港城旁邊看到了這個小小的市場。這市場似乎是許多外籍勞工的集散地,周邊四處都是一群一群的外勞,裡面販售的食物也多是南洋料理、清真食品。


這家料理看起來很道地,與髒亂的環境更是搭配。可惜此時全無胃口,沒能坐下來點一碗麵吃。



專賣清真肉品的肉舖。已經去皮,有待肢解的牛頭、屠體就這麼置於牆邊。與這市場隔街相對的,就是金碧輝煌的海港城。

2006 年初訪香港,印象深刻的一餐,就是在海港城的 City Super 大吃生蠔。如今台灣的 City Super 已經停賣生蠔,便宜的生蠔難尋,半夜在喜來登 Sky Lounge 吃的又不盡興,於是特意再到 City Super 滿足一下。




如今 City Super 的生蠔品項又遠多於 2006 年了。櫃上大約有八九種可選,來自世界各地,價位合理,從一顆 28 港幣的美國熊本到一顆 50 元的法國吉拉德,讓人看了心花怒放。隨興選了三種生蠔,各來幾顆,湊成一盤七顆,請店員開好,就坐在 City Super 外面的 food court 享用。


美國熊本,小而結實,又甜又脆。一口吃下,口中瀰漫著宜人的磯味。


Namibian 石蠔


澳洲 Coffin Bay


一大早不想喝酒,City Super 也沒有單賣杯酒,買了罐汽泡礦泉水佐餐。此時約莫早上十點,海港城人跡還不多,早晨的陽光灑在桌邊,右邊望去便是遼闊的海景,陽光在水面上閃爍著。伴著陽光與海景吃生蠔,心情也飛揚了起來。想起蔡瀾說早起吃龍蝦的快樂,此刻我也有相同的快樂。


在海港城的無印良品發現這款採用台灣茶葉的凍頂烏龍茶,口味甚好,可惜不曾引進台灣。

海港城連結了前後數間 shopping mall,形成超大的商場。在裡面走馬看花,混到下午一點。這才前往尖沙咀車站,乘電車離開九龍,來到本島的上環。本來想去「檸檬王」買點甜品,可惜逢週日店休,敗興之餘,走進旁邊「忠記」吃蝦子撈麵。點餐時,店員提醒我蝦子撈麵並沒有蝦肉。沒錯,「蝦子」指的是蝦卵而非蝦肉,我正是要吃這台灣所無的口味。



香港的撈麵永遠是那麼地爽口彈牙,全無惱人的鹼味。蝦卵與蠔油拌在麵店,充滿了甲殼的香味與大海的氣息,真的是美妙之極。


香港蔬菜不若台灣豐富,最常見的就是蠔油芥蘭。在台灣茶餐廳或粥粉麵店都點過蠔油芥蘭,始終不了解有何美味。在「忠記」試點一盤,卻十分好吃。他們選用的芥蘭,個大健壯,纖維卻幼細,吃來清爽滑溜,毫不粗硬,更不乾澀。而且香港的蠔油口味確和台灣一般吃到的不同,鮮味足,口感輕快,淋在芥蘭上確是恰到好處。台灣的芥蘭也不差,蠔油也不是什麼昂貴難尋之物,卻不知為何做不好蠔油芥蘭?


這湯原是蝦子撈麵附的,供客人澆在麵上。單喝有點鮮味,卻又稍苦,吃不出意思。上環許多店家都休週日,能逛的地點不多,於是順著皇后道往東走,不知不覺來到了中環。


在威靈頓街一帶瞎逛,想吃鏞記燒鵝飯,可惜當天燒鵝已售罄。又想吃陸羽茶室,在士丹利街往來徘徊,但見樓高門深,一個人終究不好意思進去。最後來到置地廣場,在精品櫃前 window shopping,又看到 Robuchon 的茶店坐椅滿到店外,仍然排滿了人。直到走累了,終於來到 Cafe Landmark 享用此番香港之行的最後一餐。



Cafe Landmark 位於置地廣場二樓中庭,半露天雅坐,視野極佳。朋友強力推薦此處的龍蝦湯、龍蝦義大利麵。下午茶時段有優惠,店內客滿,門口也排起了人龍。我在冷門的五點入坐,免了排隊,人聲也不那麼嘈雜。坐在適舒的椅子上,伴著向晚的天色,疲憊而開心。


快速地點了龍蝦湯、龍蝦麵以及飲料甜點的 set。接著咖啡和麵包就先後上桌了。刀叉擺了滿桌,我卻吃不到那麼多菜。


招待的麵包,冷的,很香,很優秀。


隨麵包附上的奶油也很好。


龍蝦湯上桌。湯裡居然有完整的蝦肉,大出我意料。蝦肉事先炒過,再拌入湯裡,因此肉質依然鮮美多汁。蝦肉好,湯卻更棒。


龍蝦義大利麵,蝦肉同樣先用大火過油,肉質鮮美彈牙。作為基底的白醬非常出色,有蝦味也有蒜香,調味高雅,滋味豐富。一般我很少點白醬,因為白醬做得不好,就有個噁心的 cheese 味或奶味。這裡的白醬卻讓人無話可說。麵也是用好貨,可惜煮的稍軟了些,是唯一的缺點。


甜點並不算精緻花俏,但一樣保持水準,至少就在台北「名店」品悅糖之上。


咖啡就不如台灣了。台灣的咖啡是世界級水準。


好運地坐在欄杆邊,俯覽置地廣場一樓,心中開始準備歸意。



吃飽盡興之後,距出境時間尚早,在擺花街一帶散步。在泰昌餅店買了幾個蛋塔,看著隔街對望的兩家雲吞名店「沾仔記」與「麥奀」,可惜這回無力再吃了。


週日的晚上,中環燈火通明,門庭若市。不到 24 小時的行程,走了一整天,在七家餐廳吃了半隻龍蝦、一隻螳螂蝦、一隻螃蟹、十來顆生蠔,還有無與倫比的粥、麵、雲吞。累極、飽極,身體其實並不舒服,但內心卻充實而快樂。

葡萄美酒夜光杯:Riedel 和其他手工杯

各個古文明出土文物中,莫不有酒器。酒器的重要,自古皆知。除了視覺效果,酒杯的尺寸、造型、厚薄、杯緣切口、甚至杯梗高低,都會影響到品飲過程中嗅覺味覺一系列的體驗。大約二十年前從幾隻骨磁杯與機器玻璃杯開始著魔,不論喝水、喝茶、喝咖啡,及至各種酒品,用到不適合的杯子,馬上有不對勁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