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愛吃日式紅燒魚,不論紅燒魚頭、紅燒魚下巴、紅燒魚身,都非常鮮甜可口。中式紅燒先炸再燴,調味過於厚重,高雅細膩的清蒸又不免少了暢快淋漓的滋味。可惜日式紅繞在台灣難得吃到,海產店多作清蒸或台式紅燒,高級日本料理店也不是時常準備,偶爾才能碰上。
最後乾脆自己學著做。之前練了柴魚高湯,試過幾次,但口味總是說不出來的怪,後來研究了幾本食譜,這次終於成功。這次用的是日本鹿兒島進口的冷凍紅魽下巴,凍了一陣子,鮮度不在最好的狀態,但口感質地仍然是上選。作法不難,只要抓住調味的訣竅即成。
1. 魚下巴川燙至表面變色,外熟內生,即撈起。
2. 淺鍋中放入魚肉,加入料理酒、砂糖、柴魚高湯,蓋上鍋蓋大火煮沸。
3. 魚肉熟透後,再加入醬油與味淋,繼續煮至魚肉上色,湯汁收乾。
4. 將魚肉連同湯汁置入盤中,灑上少許薑絲蔥花即成。
關鍵在於調味料。高湯、酒、糖、醬油、味淋的比例是 4 : 2 : 0.5 : 1 : 1。酒、醬油、味淋務必使用日製品,尤其千萬不可用台式米酒,否則味道會變得不台不日,說不出來的怪。冰糖或許比砂糖更佳,但尚未試過。
這樣煮出來的魚下巴,鮮美彈牙,紅燒的滋味深入魚肉,撈起來連同湯汁鋪在飯上,一口又一口吃得酣暢無比。除了下巴,魚頭、白肉魚也都很合適如此料理。
2009年11月4日 星期三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葡萄美酒夜光杯:Riedel 和其他手工杯
各個古文明出土文物中,莫不有酒器。酒器的重要,自古皆知。除了視覺效果,酒杯的尺寸、造型、厚薄、杯緣切口、甚至杯梗高低,都會影響到品飲過程中嗅覺味覺一系列的體驗。大約二十年前從幾隻骨磁杯與機器玻璃杯開始著魔,不論喝水、喝茶、喝咖啡,及至各種酒品,用到不適合的杯子,馬上有不對勁的感覺...
-
新年第一天全家人約在陶板屋聚餐,第一次在陶板屋用餐,就讓我留下難以忘懷的印象。 王品集團旗下的餐廳,前之我只吃過王品與西堤,都是應邀前往。對於王品集團的餐廳,我的感想是五分服務、四分價格、三分美味。食物的問題在於,他們在有限的價位下,提供許多道附餐,以顯示份量多、有氣派。結果,食...
-
我不煮 espresso,不須要細研磨,也不排斥動手,所以十年來都用手搖的「郵筒」磨豆機。郵筒一隻不過 500 塊,相當好用也相當耐用。除了有進豆葉片,更棒的是咖啡磨成粉後直接落入圓筒,無論是倒進塞風壺、手沖杯、摩卡壺、愛樂壓( Aeropress ),都非常方便,遠勝容易卡粉...
-
將近二十年前從台北轉學到新莊,住在區公所附近的小公寓。當時巷口有一攤米苔目,從早上賣到中午,簡單一碗湯的鹹米苔目,配上油豆腐、脆腸、大腸頭、肝連等小菜,就是當年我一個國中生最喜歡的早餐。 當時其實並不覺得這間米苔目有何厲害,只是單純得覺得好吃,近又方便。在國高中這段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