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前在北京吃到冰糖葫蘆,好長一串,用的是正宗的山裏紅,酸甜可口。事隔多年,越來越想念。
傳統的冰糖葫蘆是用山裏紅(即山楂、鳥梨)所製。山裏紅原本酸澀不易入口,裹上一層冰糖,相輔相成,原是絕配。
從味道來說,山裏紅強烈的酸澀,正好能和厚厚一層冰糖分庭抗禮,在酸甜之間得到平衡,滋味悠長不膩口。從口感來說,山裏紅紮實耐嚼,和外層又黏又脆的糖殼也正好相襯。無論從味道或口感來說,這兩者真是再合拍不過了。
現在台灣的小販常常改用番茄和草苺代替山裏紅,無疑是亂搞。番茄和草苺太軟,一咬就塌陷,滿口汁水完全不能和外層的糖殼抗衡。同時此二種水果又不夠酸、不夠澀,無法平衡甜膩的冰糖,吃到後來只覺得膩口而已。
山裏紅本來並不好吃,拿來醃漬、做蜜餞、冰糖葫蘆原是物盡其用的妙法。至於番茄,過去小番茄嫌酸不夠甜,夾蜜餞吃也是絕配。現在多種又甜又香的小番茄卻又不合適了。而台灣的草苺香甜可口,除了直接生吃,再也沒有更好,更不辜負其美味的吃法了。
1 則留言:
好多年前去大溪的時候吃過當地用李子做的糖葫蘆
可能剛好是產季
李子個個飽滿大粒(約4cm直徑)
水分充足又口感清脆
肉質細嫩
雖然可能不是你說的傳統糖葫蘆
但是李子的酸馨和甘澀我個人覺得和冰糖也是很搭的喔
有機會可以去試試吧~
(不過我夏天去的時候都沒有看到這個產品,可能秋天或冬天才是產季吧)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