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一天全家人約在陶板屋聚餐,第一次在陶板屋用餐,就讓我留下難以忘懷的印象。
王品集團旗下的餐廳,前之我只吃過王品與西堤,都是應邀前往。對於王品集團的餐廳,我的感想是五分服務、四分價格、三分美味。食物的問題在於,他們在有限的價位下,提供許多道附餐,以顯示份量多、有氣派。結果,食材的成本壓得很低,又要有相當的份量,於是每一道餐點的食材和作法都不盡理想。
之前的西堤牛排重組事件,我知道之後一點也不驚訝,反而覺得他們的作法相當合理。一份500元的排餐,又有那麼多道附餐,怎麼可能用上多好的牛肉?如果把附餐減到只剩沙拉、湯、甜點、飲料,那或許勉強還可以使用 Choice 級的牛肉(當然,可能只能用肩肉)。但王品集團成功地抓準台灣人用眼睛吃飯,重量不重質的心理,極盡所能地壓低主餐成本,讓附餐越多道越好。反正只要肉軟、汁多、醬濃,也沒幾個人吃得出差別。王品集團另一個成功之處就是對服務的重視。台灣人向來奴性重、自尊低,花錢吃飯一定要打腫臉充胖子,過過當老爺的乾癮。王品集團卑恭屈膝、無微不至的服務恰好迎合了這些台灣人脆弱卑微的自尊心。
過去,儘管對王品集團的食物不滿意,但總能理解他們的定位與策略。也由於他們專業的服務,不忍苛責他們號稱美味卻其實難吃的食物。然而,這次用處的經驗,他們熱誠的服務,卻讓我受到了驚嚇,不由得開始反思,王品式的服務,真的是好的服務嗎?
農歷新年那天,我點了香蒜瓦片牛肉主餐。那天的附餐都尚可,沒有特別美味,但道數不像同價位的西堤那麼多,品質也比較好。主餐送上來時,我嚇了一跳,因為份量實在大,賣相頗佳。但我看到那麼大塊的牛肉,實在高興不起來。一則是我並不喜歡吃那麼多肉,二則是價位已經這麼低了,牛肉又這麼多,牛肉的品質不可能太好。吃了一口,果然,牛肉固然柔嫩多汁,吃起來卻全無肉味,似乎泡過蘇打粉或木瓜粉,軟則軟矣,卻不是牛肉自然的口感,更沒有牛肉特有的香氣。與其說是牛肉,倒更像所謂的松阪猪肉(猪頸肉)。沒有肉味的牛肉,吃起來有點噁心,只好沾著一旁的黑胡椒醬吃,口味倒也滿像廉價的黑胡椒牛柳。但這肉的份量實在太多,吃了兩片之後,又漸漸覺得那肉質有點噁心,最後把牛肉都給了一旁妹妹。妹妹點的是「陶板香煎牛肉」,我吃了一小口,感覺真是好多了。雖然牛肉的品質也沒有多好,但口感自然,也有普通品質的牛肉味,吃起來真是舒暢多了。
最後在填寫意見卡時,我對於主餐一項,勾選「差」。按我的標準,讓我吃到覺得噁心的牛肉,應該填「很差」才是。但考慮陶板屋的價位還有主人面子,不好太過誠實,所以填個差也就算了。想不到,這張意見卡卻讓我受到相當的驚嚇。
在用餐結束,臨走的時候,一位店員神情凝重地走到我們這桌,在一眾親戚的注視下,尋問某某某是否在場。這位某某某當然就是我。一旁的親戚都被嚇到了,停下談話,一起轉頭過來關切。我問店員有什麼事,她鄭重地問我,為什麼蒜香瓦片牛肉讓我不滿意,其鄭重的態度,有如拷問。說又如果我還吃得下,願意再做一份,讓我再試試看。我大略地說了原因,並表示已經飽了,也沒有那麼嚴重,不需要再吃一份。那位店員非常熱忱地希望我再給他們一次機會,又說,在用餐時不滿意,其實可以立刻反應,讓他們及時補救。我費了好一翻唇舌,不斷地說沒關係、沒那麼嚴重、不必再送一上份,這才終於從店員的「拷問」下脫身。從頭到尾,店員強勢的致歉與我驚恐倉惶的回應,反倒更像是我做錯了事,不得不一再地解釋。選餐聽的主人也在一旁看到事件經過,看到我對餐點不滿意,似乎也有點過意不去,害我又不得不再向他解釋一遍,真是難堪極了!
王品集團這種大型飲食企業,難道不知道自己的食物是在哪個層次嗎?難道他們以為自己的食物真的是珍饈美饌,無懈可擊嗎?一個客戶填「差」,他們如此鄭重,但重上一份食物,就代表他們很重視客戶的意見嗎?熟度的問題,重上一份當然合理。但問題出在肉質上,重上一份,仍然不會改變。這種作法,除了讓客人滿足貪小便宜的心理,讓客人拿人手短,吃人嘴軟之外,食物不會變更好吃,並沒有真的重視客人的感受。更過份的是,店員在眾目睽睽之下,先聲奪人的「道歉」,弄得我裡外不是人,彷彿錯怪了店家,又不給主人面子,叫我如何做人?
據說王品集團非常重視客戶意見卡,會以此作考績,更聽說曾有分店因客人批評而被罰錢。用意見卡來控制分店的品質,或許是有效的手段。然而,分店過份重視意見卡,不惜重上餐點,以求客人不忍批評,而忽略客人真正的感受,這就本末倒置了。
2009年1月27日 星期二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葡萄美酒夜光杯:Riedel 和其他手工杯
各個古文明出土文物中,莫不有酒器。酒器的重要,自古皆知。除了視覺效果,酒杯的尺寸、造型、厚薄、杯緣切口、甚至杯梗高低,都會影響到品飲過程中嗅覺味覺一系列的體驗。大約二十年前從幾隻骨磁杯與機器玻璃杯開始著魔,不論喝水、喝茶、喝咖啡,及至各種酒品,用到不適合的杯子,馬上有不對勁的感覺...
-
新年第一天全家人約在陶板屋聚餐,第一次在陶板屋用餐,就讓我留下難以忘懷的印象。 王品集團旗下的餐廳,前之我只吃過王品與西堤,都是應邀前往。對於王品集團的餐廳,我的感想是五分服務、四分價格、三分美味。食物的問題在於,他們在有限的價位下,提供許多道附餐,以顯示份量多、有氣派。結果,食...
-
我不煮 espresso,不須要細研磨,也不排斥動手,所以十年來都用手搖的「郵筒」磨豆機。郵筒一隻不過 500 塊,相當好用也相當耐用。除了有進豆葉片,更棒的是咖啡磨成粉後直接落入圓筒,無論是倒進塞風壺、手沖杯、摩卡壺、愛樂壓( Aeropress ),都非常方便,遠勝容易卡粉...
-
將近二十年前從台北轉學到新莊,住在區公所附近的小公寓。當時巷口有一攤米苔目,從早上賣到中午,簡單一碗湯的鹹米苔目,配上油豆腐、脆腸、大腸頭、肝連等小菜,就是當年我一個國中生最喜歡的早餐。 當時其實並不覺得這間米苔目有何厲害,只是單純得覺得好吃,近又方便。在國高中這段歲...
17 則留言:
您好!
我昨天也在王品集團的餐廳有和您相似的感受,想引用您的文章作說明.
可以的話,請不吝留言給我.謝謝!
部落格 http://blog.udn.com/chwu246
您好,敬請引用,不必客氣 :)
感恩~
They simply don't understand what is teh real meaning of QUALITY SERVICE.
在西提吃鴨覺得口味粗 也遇到店員詢問 不甚舒服
意見跟你相反.
我沒有寫到差,他們就已經派員來關心我的想法.
我倒覺得比那些填了意見石沉大海的餐廳好多了.
至少知道自己的意見會被當一回事作參考.
意見本來就是要表達想法用的,
寫了差卻沒人想了解原因,感覺會比較好嗎?
負面評價是為了使人改進,又不是只為了打擊對方或強調自己品味.
廢話..
他們建議卡會算分數!!
所以對他們而言當然重要摟!
王品集團的餐廳在主餐吃一半的時候應該都會詢問是否不合味口!
其實直接反應也無妨.
對於這樣的服務只能說見能見智吧
因為也是有客人因為沒有詢問到建議卡而被客人直接打顧客抱怨
西堤牛排也是王品的對吧?這兩家我都吃過,都是一樣的評價。
服務生在王品風格的意識形態帶領下,個個舌燦蓮花,似乎服務到無微不至;可是仔細觀察是連端盤子收盤子的基本功夫都沒有,很虛啊。
至於食物,面子都做足了,可是不客氣的說,食物沒有靈魂,沒有路邊攤ㄘㄟ ㄘㄠ的快感,更沒有精緻食材的深邃細節。
整篇文章認同到不行。
尤其是這句更是深深說出我的想法:
「王品集團這種大型飲食企業,難道不知道自己的食物是在哪個層次嗎?難道他們以為自己的食物真的是珍饈美饌,無懈可擊嗎?」
之前我也是吃了王品的牛排,價位那麼高,要一千四,卻比我之前吃過的七百多的牛排還差勁。別的不說,光從他建議吃七分熟就知道他們牛排的檔次,這是客觀的依據。
最後我還是吃不完,就填了「普通」還是「差」吧,就被關切了。一直問我是覺得哪裡需要改進...我完全說不出來!因為他牛排差是顯而易見的事,要我講是要怎麼講啊?吃起來就是比較差啊!還要問我理由!超蠢的!完全就是你這句「難道不知道自己的食物是在哪個層次嗎?難道他們以為自己的食物真的是珍饈美饌,無懈可擊嗎?」自己差難道心中沒譜?
再仔細思考了吃過的王品集團的店,真的是想不出有哪一道超好吃的,沒有。我才領悟到,王品集團,就食物美味度而言,根本是廢渣中的廢渣。我竟然就這樣盲從去吃了好多王品旗下的店,真是愧對那些真正好吃的店家!
我要開大絕了,覺得不好吃,你可以不要吃啊,又沒人逼你去你不想吃的餐廳然後又逼你填負評。
不知情就算了,知道還去吃?吃完再來靠杯,在我看來跟奧客沒什麼兩樣。
我以為王品的肉難吃已經盡人皆知了,尤其是對你這種瞭解的人,知道難吃去吃,人已經賤了,還要填負評讓人來給你難堪,然後上來討啥?
不喜歡就不要去,世界上的事都這麼簡單就好了。
我自己從來沒有主動去吃王品旗下的餐廳,文中提到「都是應邀前往」。王品倒也沒有那麼大的本事可以讓我一一拒絕家族聚餐、同學聚餐、同事聚會。
當然,那次被驚嚇之後,現在問卷一概都填「良好」。
在王品餐廳真的不敢選不好的意見,超、級、麻、煩。
樓上Dayo與匿名,WF已經寫了「應邀前往」。親友長輩說要請你吃飯指定某餐廳,你好意思跟人說這餐廳不太好吃我不去嗎?說人奧客犯賤,未免言重了。
Okay, I see. Maybe next time, you should suggest them go to Lawry's or Ruth's instead and let them know, what a good steak should be.
No joking, I usually do such a thing, same condition like you, and then I suggest another high-quality restaurant and all of my friends are satisfied and we did have a great time when enjoying our meals.
雖然一年去不到2次,但陶板屋跟西堤的牛排我真的吃不下(同行朋友點過所以我有吃過),你對牛肉的形容完全是我的心聲,沒牛味而且口感軟爛完全不像在吃牛肉(不沾醬的我還要頻頻跟他們要鹽,還給得很小氣很少),品質跟自己買回家煎的choice牛排差超多,不得已的聚餐我反而會點雞或鴨,另外我覺得他們有些附餐比主餐好吃太多;不過仔細想想才600元那麼多道菜,牛排會這樣真的不意外。
在我看來,文盲沒看清內文就批評他人,卻又不肯老實道歉的人…真的滿可笑的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