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12日 星期六

香港吃喝之感想

(寫於 Nov 19, 2006)

雖說是去參加 conferenece,但實際都在吃喝。

一開始跟著老師和學長行動,但他們實在不太行,
身在美食之都,
竟然一下去吃美式碳烤,一下子去吃麥當勞肯德基漢堡王。
所以前兩天跟著他們行動,
第三天第四天我就自己先溜了,照著在網路上找的資料去吃。

第三天我去鏞記酒家,
這家餐廳 11 點開,我十點多就到了,只好在附近晃,去藝術書店買了書法和篆刻的書。
11 點 15 分我踏進鏞記,
好氣魄的一間飯店,服務生帶我到二樓的座位,因為時間還早,只有四五桌而已。
不過只有我這桌是獨獨一個人的。
看了一下菜單,覺得比我想像中便宜,所以先點了蟹肉撈麵和他們的招牌燒鵝飯。
一面喝茶一面等菜,
想到我脫隊出來混,有那麼一點點罪惡感,
不過想到陪老師群亂逛,又要吃速食,就覺得坐在這裡真是暢快多了。

一會兒,蟹肉撈麵和燒鵝飯一起上來了,
由一個服務生端著托盤,另一個服務生送上來。
我先喝了一口蟹肉撈麵的湯頭,
味道相當清甜,
不像一般撈麵的油膩,這碗只有清清淡淡的湯汁,薄薄的芶芡,非常清爽,
正好襯托出蟹肉的鮮甜。
撈麵也煮得軟硬適中,帶著一點點脆脆的口感,但又不會過乾或過油。
撈麵吃完之後,覺得非常滿意,
我向服務生再要了一下菜單,打算再細細看他們還有什麼菜色。
這時才發現二樓人多了起來,
大約有一半的桌子滿了。

一面看菜單一面吃燒鵝飯,燒鵝是鏞記的招牌,
的確很有一套,
皮燒得像北京烤鴨一樣酥脆,鵝肉片得很厚,但吃起來不會過於油膩,
卻也不會太老太柴,就恰恰好在乾和油的中間,
所以口感紮實耐嚼,越吃越覺得滋味深長。
唯一比較遜的是飯,
香港的米以秈米居多,偏向泰國米那樣,細長鬆軟黏度低,
不像台灣和日米的米又香又可口彈牙。
燒鵝飯吃到一半,我又加點了一份荔灣艇仔粥,就是海鮮粥。

吃完了飯,等著粥上來,一面喝茶,一面看著絡釋不絕的人潮,
這才發現已經接近十二點了。
我想我從來沒有吃飯吃得這麼「慢」過,更沒有吃得這麼專注過。
這時粥上來了,
一個小碗公裡,白色的粥,浮著四枚油條片和一些蔥花。
這時肚子其實已經飽了,
但看到粥,聞到淡淡的香氣,一面用湯匙攪拌粥裡的各種海鮮,
忽然有一種感動的心情。
第一道的蟹肉撈麵讓我感受到食物的「精細」,那種細緻的口感和恰到好處的調味。
這碗粥更加深了我的體會。
同一碗粥裡,每一種海鮮的味道都不盡相同,但是又和粥底諧和的融在一起,
鹹味、甜味、鮮味、香味,每一種都若有似無的,忽隱忽現,
其中鮮味和香味又有好多種變化,
像交響樂裡不同的聲部,此起彼落,一片和諧之中,又有豐富的層次和細節變化。
那四枚油條片也是神奇,炸得並不老,但是從剛開始吃一直到最後,
口感幾乎一致,並沒有因為泡得太久而軟掉。
從我第一口吃這碗粥,
週圍的世界彷彿靜止了,就只剩下我和面前的粥,
全身的神經都集中到舌口,專注在那各種味道的變化上。
這艇仔粥是很清淡的,但又是深邃悠長的,
就像在音樂廳聽四重奏,
讓我整個人沉浸在那細緻繽紛,多彩多姿的和諧聲中。

等到把最後一口粥湯吸進口裡,
我還呆坐在座位上,
過了一會兒,才發現服務生已經把我的碗盤收走了。
然後我一面喝茶,一面冥想剛才那碗粥,
這時肚子不但已經十分飽了,更覺得心靈已經充實,
而且,我覺得我體悟了一個全新的境界,
發現:原來吃到好吃的東西,可以像聽一場美好的音樂會一樣,
把我整個人吸了進去,
讓我和週圍的世界隔離,進入心馳神迷的精神世界裡。

好不容易,我終於清醒了過來,
向服務生買單。
這樣三樣料理,加上服務費和小菜茶水,總共 144 港幣,還不到台幣 600 塊呢。


第四天,我又一早到了中環。
經過鏞記酒家時,大門還沒有開,我又感嘆了一次。
走到不遠的「羅福記」吃粥。
前一天吃艇仔粥,所以這次吃魚片及弟粥。
「羅福記」以粥聞名,在網上頗多人推薦,
我一試湯頭,卻覺得太甜了一點,雖然也是燉得不錯,但甜味太明顯,蓋過其他味道。
所以不像「鏞記」的粥有那麼豐富細膩的層次變化。
不過,粥裡的料卻煮得不錯,
豬肝、豬肚、豬腸、魚片,全部都恰到好處,
又脆又嫩,真是爽口極了。
這樣一碗,也才 23 塊港幣,大約 100 塊台幣吧,台北去哪裡找這種粥呢?

吃完了粥,又到隔壁巷吃的「沾仔記」吃雲吞。
這裡鮮蝦雲吞撈麵,竟然一碗才 13 港幣,便宜得嚇了我一跳。
一上桌來,
竟然還並不小碗,有四顆大大的雲吞配上香脆的撈麵。
每顆雲吞裡都有完整的蝦肉,又鮮又脆。
湯頭也很甜,不過卻甜在喉嚨,不是糖或海鮮,後來看了店裡貼的廣告,
才知道高湯有加羅漢果和一些藥材去煮,
果然是有羅漢果的那種甜法。
但我還是覺得太甜了一點點,失之於若有若無的豐富變化。
但在台灣畢竟還沒吃過這麼好吃的蝦肉雲吞麵,而且又是這麼的便宜。

吃完雲吞,也才早上十一點,
在附近亂逛,就不小心走到了上環。
路上覺得頭有一點昏,到 OK 超商買了一罐咖啡喝,
這裡的超商,飲料比台灣少多了,
尤其是茶類少很多,而且價格多半貴上一截,
倒是我買的咖啡和台灣售價差不多。
然後看到路邊有「涼茶第一家」連鎖店,很好奇涼茶是什麼,
就進去喝喝看。
本來還以為涼茶是像青草茶那樣,冰的或冷的,
想不到是溫溫熱熱的一碗,藥氣很重。
看店裡牆上的文宣,似乎是用茯苓一類的藥材煮的。

中午從上環坐地鐵,過海到尖沙咀的海港城。
海港城有點類似新竹的風城,是超大的 shopping mall。
不過風城高級多了,
裡面有間 city super,和台北遠企的 city super 是連鎖店,
但是裡的生蠔種類可多了,
又便宜,
一顆大約 15 到 22 港幣,比起台灣一顆 180 塊台幣,真是差太多了。
我買了三顆最小的美國熊本生蠔,一顆 15 塊,
據說這種生蠔雖小,但是甜味非常好,又很脆。
店員現場把生蠔剝開,裝進盒子裡,又附上檸檬汁和醬汁。
我又順變買了一盒牡丹蝦剌身,裡面有兩尾,32 港幣,倒是和微風超市的價格相當。
然後又買了罐啤酒,就坐在 city super 外面的座位上吃了起來。

那熊本生蠔果然非常優秀,小雖小,
但又甜又脆,吃完又有一股帶有海水味的餘韻,從喉嚨到鼻腔都很清新。
牡丹蝦就和台灣微風超市賣的差不多了,
說不定微風超市的還稍稍甜一點,不過當然也是挺好吃的。

吃完在海港城逛了兩圈,
對生蠔的滋味念念不忘,最後又回到 city super,再買了兩顆法國生蠔 Fin De Claire。
這種法國生蠔比先前吃的熊本生蠔稍大一點,一顆 22 港幣,
但沒有那麼脆,
很甜,口感像奶油一樣,也很細緻。餘韻很長,回甘很久。
不過,比起來我還是更喜歡熊本生蠔一點,尤其喜歡那清新明亮的海水味。

算了一算,中午這五個生蠔加兩尾牡丹蝦花了我 100 多塊港幣,
也大約是 500 塊台幣了,
但在台北的 city super 大約只能買到三顆生蠔吧,還沒有這麼多選擇呢。

這時覺得有一點飽,
在海港城外面走了幾圈,撐到兩點多,去吃海港城對面的名店「糖朝」。
雖然已經是下午兩點多了,但店裡還是人山人海,非常熱鬧。
「糖朝」既然以甜點聞名,
我就先點了「蓮子杏仁露」,和一碗「精燉及弟粥」,
想看看香港的粥品到底到什麼地步。

蓮子杏仁露首先上來,
很甜,但卻不膩,配上杏仁的香氣,所以我雖然怕甜但還很喝得很開心。
然後及弟粥上來了,
我也先試了一下湯頭,沒有羅福記那麼甜,湯頭仍然很好,
但是還是單調了一點,沒有「鏞記」裡那麼細緻複雜的層次變化。
裡面的料也煉得很不錯,
豬腸豬肚似乎都有事先用中藥煮過去腥,帶著淡淡的藥香,但又不會影響整碗粥的諧和。
蝦丸、腰仔、豬肚、豬腸,該脆的脆,該嫩的嫩,
除了湯底不夠細緻,也算是很棒的粥了。

後來,我又加了一碗豆腐花,就是豆花。
這豆花是熱的,糖水下得很重,對我來說有點太甜,不過糖水很香,讓我稍稍可以忍受。
豆花吃起來卻嚇了我一跳,
因為竟然豆花竟然像蛋白一樣,又細又滑又嫩,不知道是怎麼做出來的。
雖然肚子已經撐到了極限,
又覺得糖水太甜,
但還是很開心的吃完了豆花,心想台灣也有糖朝的分店,
不知道裡面的豆花是不是也這麼好吃。

最後結帳是 72 塊,比想像中便宜,原來只有收服務費,而不算茶水費,
比起氣派相當的「鏞記」是便宜了一截,
鏞記當然是更好吃了,那三樣料理:蟹肉撈麵、燒鵝飯、荔灣艇仔粥,
都會讓我畢生難忘吧!

離開糖朝就回飯店集合去機場了。和學長會合之後,
聽學長說,他們中午也在海港城裡陪老師逛,
最後中午去吃裡面的肯德基,
我聽了心裡暗笑,我在海港城裡大吃生蠔的時候,
他們竟在同一個地方吃肯德基!
這些教授無趣至此,幸好我一早就一個人溜掉了,呵呵!


香港好吃的東西真是太多了,又極精細,讓我既感動又感嘆。
台灣的小吃很多,有特色好吃的也不少,
但就是不夠精細,
不管是口感或是味道或是香味,都沒有那麼豐富的變化和層次。
現在覺得,
食物不但要香、要夠味、要可口,更要追求各種味道和口感的平衡和和諧,
每一種滋味都可以調得若隱若現,若有若無的,
才能讓全身上下的神經完全專注在食物上,
於是可以沉浸,可以冥想,可以像欣賞藝術一樣的陶醉在食物裡。
於是我對飲食有了新的看法,領悟了一個新的境界,
香港的料理真的是了不起。

沒有留言:

葡萄美酒夜光杯:Riedel 和其他手工杯

各個古文明出土文物中,莫不有酒器。酒器的重要,自古皆知。除了視覺效果,酒杯的尺寸、造型、厚薄、杯緣切口、甚至杯梗高低,都會影響到品飲過程中嗅覺味覺一系列的體驗。大約二十年前從幾隻骨磁杯與機器玻璃杯開始著魔,不論喝水、喝茶、喝咖啡,及至各種酒品,用到不適合的杯子,馬上有不對勁的感覺...